日韩专区第一页-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一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OpenI 啟智社區

啟智社區,確實給力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清華北大共同關注人工智能,在京高校AI布局大盤點

關于“誰才是中國最高學府”之爭,清華、北大之間一直難分伯仲。

尤其是隨著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應用落地,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各大名校,在人才爭奪和培養、專業設置和建設等方面更呈千帆競逐之勢。而高校作為技術發展和人才輸出的“橋頭堡”,從其最新動向與戰略布局,可窺AI時代之一斑。
 
清華北大共同關注“人工智能”

5月18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同日舉辦校園開放日,開始今年的優秀生源拼搶。今年,清華和北大在本科生中同步啟動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培養,兩校均將新增設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專業,其中,清華新增“人工智能學堂班”,首批預計招生30人;北大也將在2019級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

清華“智班”成立,2019年秋開招生

開放日當天,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堂班(簡稱“智班”)宣布成立。今年,清華在全國及在京招生規模預計與往年變化不大,亮點在于該校新開設人工智能班。作為交叉信息研究院中的特設班級,智班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領銜,招生計劃為30人,面向被清華錄取的學生進行校內二次招生。為給智班宣傳,開放日期間,清華專門推出人工智能與教育展,展示其在智能人機交互、Mu Book等領域人工智能的經驗實例。
 
據介紹,智班將從2019年秋季開始招收招本科生,培養特點為廣基礎、重交叉。在本科低年級階段,通過數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的核心課程,為學生打下扎實寬廣的基礎;在本科高年級階段,通過交叉聯合AI+X課程項目的方式,讓學生有機會將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前沿相結合,在以人工智能促進不同學科發展的同時,深化對人工智能的理解,推動人工智能前沿的發展。

同時,智班的同學將獲得與相關產業的聯合實習的機會,從而能夠深入了解實際產業中的前沿基礎科學問題,并通過人工智能知識與技術,加強人工智能在不同產業中的推廣和應用。在應用中對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進一步推廣與發展,并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技術基礎。

其實,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科歷史由來已久,早在1979年,電子工程系就開設了《人工智能導論》課,這是國內高校開設最早的人工智能課程之一;2018年,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成為擁有人工智能研究院、學院的八所在京高校之一。

據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清華大學是我國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實力最強的校之一。在CSRanking綜合會議論文和期刊的學科排名里,清華計算機系的綜合排名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九,人工智能方向更是位列全球第二。

據清華大學校方介紹,成立智班是清華大學在人工智能整體學科布局上的重要舉措,既是對清華乃至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布局的積極響應,也將進一步拓寬清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格局。智班致力于培養人工智能領域領跑國際的拔尖科研創新人才,并通過其廣基礎、重交叉的培養模式,打造出學科間的深層交叉合作平臺,進一步促進不同學科之間交叉結合;在助力不同學科共同發展的同時,深化對人工智能前沿的理解,并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發展。

北大開設 “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

從去年開始,北京大學工學院就重點籌建“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以期在2019級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和培養。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掌握典型機器人動力學與控制、仿生結構設計、智能感知、人機交互、微納操作等技術開發應用作為重點,致力于培養未來面向機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軍人才。據北京大學本科招生信息發布會消息,北大今年將在北京地區投放本科一批次招生指標167人,包括理科105人,文科62人。
 
北京大學副校長龔旗煌表示,學校將2019年確定為“本科教學質量提升年”,在構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本科教育體系的基礎上,建設了一批有特色、高質量的跨學科本科課程組、項目和專業,希望在學生專業基礎上,培養廣博的知識素養。

早在2002年,北京大學就成立了智能科學系,成為該校在人工智能領域最主要的機構,主要從事智能感知、機器學習、數據智能分析等方向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側重于理論、方法以及重大領域應用上,曾參加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課題和橫向應用研究項目;先后獲得重要科技獎勵20多項;人工神經網絡說話人識別新方法的研究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研究獲得2000年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獎,入選2000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今年4月,北京大學在科技創新大會上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為指導,發力建設世界一流智能學科、服務國家人工智能重大戰略、培養智能學科一流人才的主要支撐平臺,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數理基礎和認知科學基礎、智能感知、機器學習、類腦計算、人工智能治理以及智能醫療、智能社會等方面。

人大成立高瓴人工智能學院

在人工智能跨代發展的重要時刻,中國人民大學自然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22日,人大成立高瓴人工智能學院(Gaoling Schoo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該學院為二級獨立學院,將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和相關交叉學科領域本、碩、博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預計2020年9月開始第一輪招生。
 
其實,對于“理科”發展,人大早有部署,提出“主干文科、精干理工科”的戰略布局,遵循“小、精、尖”——小型規模,精干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局部主流研究領域尖端學術成果——的發展思路,建立了完善的理論與實驗教學體系以及高水平的科研支撐條件,凝聚了一支年輕、精干的師資隊伍,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人工智能成為在京高校熱門專業

根據剛剛在北京閉幕的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地區有40所高校培養與人工智能直接相關的大學生,在校生41169人,相關教師8501人。其中,18所高校培養博士研究生,29所高校培養碩士研究生;24所高校培養本科生;有5所高職院校培養高職生。
 
據悉,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學科集中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研究方向主要是機器感知與機器學習、機器感知與智能、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人工智能及應用等。

在專業方向上,碩士學位研究方向名稱中含“人工智能”的有10所高校,北大、北交大、北科大等在列。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理論與方法、人工智能的應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等;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名稱中含“人工智能”的有6所高校,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的理論和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發與應用等;在本科生培養上,專業主要集中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等。其中,專業名稱為“人工智能”的高校有兩所,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作為全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北京發展人工智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的教育資源正在助推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北京擁有核心人工智能企業約400家,占全國人工智能企業總數近三成;北京人工智能人才約3萬人,占全國人才總數的27.9%,人才數量居全國首位。北京豐富的教育資源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土壤和動力;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又為“升級”首都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供了無限可能。

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共生,讓人工智能與教育相互賦能,并共同賦能未來。當“教育”遇上“人工智能”技術,無限可能,正在發生。

來源 | AI報道